阅读
读书笔记:《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健康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睡眠是健康的头等大事。
阅读
健康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睡眠是健康的头等大事。
阅读
今年对健康、财富、学习方法、亲密关系和人生哲学这几个大话题比较关注,此外也读了几本虚构类佳作。
阅读
最近把家里书架上的书更新了几波,卖掉了几本不是很喜欢的书,又新买了几本补充进来。我也对买纸书的挑选上有了一些新的算是要求吧。 好的译本第一重要 我家书架上有很多外文翻译过来的书,而差的翻译会毁了一本好书。 比如之前老婆买了一本陈某某翻译版的《画家之眼》,一直没有读下去。后来逛书店看到有《画家之眼》的另一本精装本,译者是卫某,于是买回来再一读,果然顺畅多了。把两个译本放在一起对照着看,翻译水平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还比如前段时间在 Kindle 上刚读完的《百年孤独》就有诸多翻译版本,其中以范某和黄某某的翻译最有名,二人的译本语言风格差异较大,两版翻译本都有很多拥护者,所以争议也最大。我在读完后最终买了范某的版本,原因是黄某某的版本出版时间较早,现已近绝版。 封面和排版 书美不美也很重要。纸质书这种媒介承载的不再只是书里的文字,它的装帧(开本、纸张等)、封面设计、内容版式(比如图文排版和字体的选用)的重要性便突显出来。 还是拿前面提到的两个版本《画家之眼》举例子,这本书的精装版不仅在翻译上更顺畅合理,在封面设计和图文排版上也更胜一筹,最后自然是留下卫某译本的精装版。 看
阅读
* 《鳗鱼的旅行》(Kindle) 一本我有极大概率会(买纸书回来)再看一遍的书。好喜欢里面的插画。笔记。 * 《长安的荔枝》(Kindle) 短小好读,情节引人入胜,买了实体书。据说马上要拍成电视剧了(期待)。 * 《我的简史》(Kindle) 霍金自传,原来霍金结过两次婚,来过三次中国,第一次来中国是来的合肥(中科大)。 * 《缅甸小日子》(实体书) 书开本不小,也挺厚,作者把自己对缅甸的日常细致入微的观察都画了进去,一个个小故事都很好看,也不失幽默,即使不爱看这种漫画题材也能跟轻松的看起来。笔记。 * 《旅行与读书》(Kindle) 被书名吸引,我很期待它会是一本类似《旅行的艺术》那种谈论旅行与读书之意义的随笔,能让我有一些不一样的思考,然而看了两章却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作者(詹宏志)的文风也不是我喜欢的,甚至感觉有些许卖弄。 反倒觉得梁文道的序文更好看一些。 今天这个时代,读万卷书,或者上一万次网,是真的有可能取代行万里路的。所有你要去的地方,都已经有人去过了,他们拍回来无数照片影像,
阅读
一本我有极大概率会(买纸书回来)再看一遍的书。
阅读
在多抓鱼买的这本书的纸质版,书开本不小,也挺厚,但看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即使不爱看这种漫画题材(我老婆就是)也能跟轻松的看起来,甚至花一个下午时间就能专心看完。中文翻译的也很不错。 这本漫画记录了作者(或者叫画家?)盖·德利斯勒随妻子赴任缅甸期间的旅居生活和见闻。 本是抱着通过看这本书能对缅甸这个国家有一些了解,将来打算去缅甸旅行(这是否可以叫做「旅行地启蒙读物」)也多一些期待和想象,以为作者主要是画自己在缅甸的短居日常小事,其实读到一半发现其中参入了很多缅甸政治方面的东西,也许缅甸人的生活跟政治无法隔离开。所以中间部份就没有看了,直接翻到最后几节看完。 但是并不是说这本内容不好,相反,画家把自己对缅甸的日常细致入微的观察都画了进去,一个个小故事都很好看,也不失幽默。 最后面的《街角》画了作者在缅甸最后的日子去寺院里内参修行三天的体验,还是挺值得看一看的。最后一节有彩蛋。 我以前以为缅甸就是一个跟中国接壤、信奉小乘佛教的东南亚小国,这次也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缅甸(在政治上)是如此的一个国家,不久前还发生过这么多事。或许原版封面更切题一些(这本漫画已被翻译成18种语言出版)。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