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马修·沃克

健康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睡眠是健康的头等大事(其次是运动和饮食)。

睡眠(以及梦)对学习、记忆、创造力、情绪健康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无论年龄多大,孩子睡得越久,智力越高。」

人体有内源性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但并非 24 小时,而是比 24 小时稍微多一点(24h 15m),不过大脑可以利用日光来“校准”自身的昼夜节律,所以获得日照对睡眠以及健康有积极意义。

每个人的节律不同,有人是早起型,有人是夜猫子型,这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现代社会的工作和上学把人的时间给固化了,这是违反人体节律的差异性的。但不管是何种节律,都要有规律以及足够的睡眠。

睡眠周期:一晚上「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交替出现,大约 90 分钟一个周期。两种睡眠阶段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我某一天的睡眠曲线
我某一天的睡眠曲线

阿尔茨海默病与睡眠障碍有一定关系。

睡眠质量差,心脏就不健康。

睡眠不足也会引发代谢问题,比如糖尿病与肥胖。

生病的时候要多睡觉。

夜间使用 LED 设备会抑制褪黑素的释放,影响我们的自然睡眠节奏、睡眠质量及白天的清醒度。

每晚至少睡够 8 小时,长此以往,意义自会显现。

睡不着怎么办?

慢性失眠问题通常是心理问题:情绪上感到担忧和焦虑。

对抗失眠(这里指普通的失眠,几乎人人都遇到过,并非指睡眠障碍)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对抗它,认怂,睡不着就睡不着呗,发呆,或者拿本书翻翻(最好用kindle或者纸质书,而不是手机),记得灯不要开太亮,先从心理上卸下因失眠带来的焦虑,通常这样我就能睡着,虽然会比平时睡得少,也不一定每一次都管用,但起码我不会因为睡不着就焦虑烦躁,进而陷入“失眠——焦虑”的恶性漩涡。

如何睡个好觉的建议

  • 每天在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周末也是如此,有条件的最好是早晨随着阳光自然醒来,以及醒来后就马上起床,不要懒在床上玩手机。
  • 每天晒太阳
  • 每天锻炼至少 30 分钟,户外锻炼更佳(比如慢跑),这样可以同时接受自然光照(巩固昼夜节律)。
  • 过午不喝咖啡(仅针对我个人,有些人下午喝也没事,有些人早上喝都不行)。
  • 睡前不喝酒。
  • 睡前阅读建议看纸书(退而求其次是墨水屏阅读器),不要看手机等 LED 屏幕设备,与阅读印刷书籍相比,使用 LED 屏幕阅读时对夜间褪黑素释放的抑制超过了50%。最好不要把手机带上床
  • 不太晚吃夜宵。
  • 下午3点后就不要再午睡了。
  • 睡前把灯光调暗一些,想办法隔绝噪音和光线。
  • 睡前洗个热水澡或泡脚(帮助体温下降以及放松)。
  • 保持微冷的睡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