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淘了一台二手的墨水屏显示器(注意是显示器,不是阅读器),出发点是用墨水屏作为副屏在文字读写这种场景下使用,进而减少眼睛暴露在 LED 屏蓝光下的时间,达到「护眼」的目的。
用了一个多月后,我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它,虽然墨水屏更护眼,但代价是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屏幕使用的效率。
这台墨显只有 13.3 英寸,PPi 也有 200,在文字阅读和写作场景下,显示效果尚可。
但墨水屏的显示效果受两个维度的影响——残影和流畅性,并且两者是难以调和的,想要更少残影,就得牺牲流畅性,想要更流畅,就得接受更多的残影。
流畅性会影响使用效率,为了让显示效果看起来更好,就要进一步降低刷新率,使用起来也就更不流畅。
另一个影响效率的是大上这款墨水屏(Paperlike HD 系列)无法保存设置,这点非常致命,一旦我给墨显断电,或者把 Mac 关机,显示器的显示模式调节就会全部丢失,我要经常打开配套软件重新调整,并且它这个软件稳定性极差,这些问题也十分影响使用效率和感受。
最后也是最值得斟酌的一点:两块屏幕真的比一块屏幕更高效吗?现在的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或许一台墨水屏的 Mac 笔记本或者配有键盘的 iPad,在文字读写场景下会更有效率并且护眼。
所以我最终在「护眼」和「保证效率」之间,选择了后者。
前几天我看到过一篇文章(还是帖子?)在聊使用电池下的 MacBook Air(M2芯片)要不要开低电量模式来省电?有个人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不开低电量,而是让 Mac 在高负荷任务时也能满血干活,这样它活干得更快,就可以更快结束任务,整个 Mac 的使用时间就变少了,这反倒比低电量下慢腾腾干活更省电。
在效率和护眼的抉择中,墨显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