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写作

不停地写作,不断地修改

最近写了一篇某产品的体验文章发到公众号,但我对这篇文章并不算满意,感觉并没有把我想要表达的说清楚,写的也稍显冗长。 后来又改写了一版发了少数派,最后又修改了一版发到我的个人博客,感觉基本把我想要表达的说清楚了。 写作是一种向内的、刻意思考的过程。改写的目的是要挖掘自己真正要表达的最重要的那部分。不停地写作,不断地修改,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一种「刻意练习」吧。 Paul Graham 在「Putting Ideas into Words」一文开头便写到: Putting ideas into words is a severe test. The first words you choose are usually wrong; you have to rewrite sentences over and over to get them

写作

读Paul Graham博客的两个发现(和一些思考)

两个发现: 1,paulgraham.com 是作者自己写的网站程序,界面在现在看来很古老,因为它来自1996年。 2,paulgraham.com 的所有文章都没有任何配图。 一些思考 对于博客网站来说界面好看是否重要?paulgraham.com 告诉我,当你的内容足够好,界面长什么样也就没那么重要了(但不能影响阅读)。另外我不认为 paulgraham.com 的界面是「丑」的,我觉得它是极简的以及有特定时代风格的。 给文章配图似乎已经成为网络文字内容创作的标准操作,近年甚至有越来越多作者给文章封面和正文配图使用 AI 生图。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配图是必须的吗?我们对于配图的使用是否过于草率和泛滥了?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一下。当然我不是说博客文章不应该有配图,图片在有些时候能够高效的传达更多信息。还是那句话,是否过于草率和泛滥。 另外我觉得文字或者说纯文本因其自身特性(bit占用极小,兼容性极强),会更容易穿越时间。 延伸阅读:《为什么要禁止 RSS 阅读器中出现图像》 补充: 我通常在电脑浏览器上借助「沉浸式翻译」插件阅读

工具

从 FarBox 到 Typlog

我的博客过去几年一直放在 FarBox.org 上托管。最近半年博文写得少了,FarBox 服务到期也一直没需费。最近有挺多东西想写一写的,又对独立博客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所以今天打算给 FarBox 续一下房租。 跟 FarBox 的开发者周海波聊了一下我续费打算,没想到他竟建议我自行搭建。原因只草草说了两句“FarBox 并不成熟”、“现在的精力都在客户端”。给钱还不赚,这很海波。 我大概猜了下他建议我换一家托管服务的原因,也可以说是 FarBox 不是他当前维护的重点产品的原因。 众所周知,中文区还有几人写博客呀(此处指有自己域名的独立博客),大部份内容创作者都转去做视频了,一部分转去公众号。Bloger 真的要成万维网历史了(起码在简中区是这样?)。没有 Bloger 就没有 Blog 托管服务市场,没有市场自然赚不到钱。 要说 FarBox 的好处,就是它的写作、发布方式可谓独树一帜。一篇博文就是一个 markdown 文件,用特定的编辑器(Mac

写作

我的很多次心流体验都是在写东西的时候进入的

一 晚上八点,工作室。 花了二十多分钟吧,把 Outlook 邮箱收件箱里的上百封邮件处理干净了,Outlook 的整理功能还是很方便的。虽然意义不大,但是列表清空的那一刻还是蛮解压的。 又打开 Gmail,满屏的已读未读邮件,找了半天没找到类似 Outlook 的整理功能,遂放弃,垃圾 Gmail,还是老老实实当 Google 登录帐号用吧。 (天呐我竟然花了快半小时清理邮件!) 二 坐到电脑前就想做点什么,不然就会感觉焦虑。 昨天整理了 Ulysses(一个写作工具)里写的全部文章,发现有近半(甚至可能大半)的文章都只写了一个选题(标题),或者写了一半,还有一些基本写完了也没有发布。我是该怪自己拖延症呢?还是该怪自己效率太低呢?还是该怪自己太「追求完美」(贬义)呢? 我是如何整理的呢?简单说就三种:删除、存档、打标签。 把一些完全过时的文章直接删除(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