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

工具

Ulysses 和 Metion

Ulysses 和 Metion 是我目前用的两款写作工具。 作为 Markdown 写作工具,Ulysses 近乎完美,不管是写作体验、发布体验、跨设备同步以及数据的安全性都做得非常成熟。 而同是写作工具的 Metion,各方面都是不如 Ulysses 的(毕竟 Metion 是独立开发者作品)。 Ulysses 在内容发布这一点上比较自由且好用。我用它写公众号文章,并通过自定义样式渲染成页面内容,复制然后粘贴到公众号后台编辑器,就可以发布了。这能大大减轻我发公众号文章的效率。用它写书也完全没问题,或者写个人博客,并一键发布到 Wordpress、Ghost 这类博客平台。 但 Ulysses 于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强依赖」,它的各方面都做得太好了,以至于找不到「平替」,导致像我这样的重度用户会被「捆绑」在这款工具上(正如 Apple 生态体验对用户的「捆绑」)。 另外虽然发布内容很容易,

工具

Kindle 的字体加粗是「假」粗体

我经常在 Kindle Oasis 3 上看电子书,它支持使用自己安装的字体来显示文本。我在上面安装了「汉仪玄宋」、「思源宋体」、「霞鹜文楷」三款中文字体,这几款字体都很漂亮,并且都支持多种字重。 Kindle 的字体显示选项里除了可以选择字体,还可以选择字体显示的粗细。我很好奇这个加粗是会使用安装字体文件本身的字重来渲染,还是简单粗暴的描粗。 下面用「汉仪玄宋」这款字体做验证。 Kindle 里只安装「汉仪玄宋」45S,不设置系统粗体,会按照 45S 来渲染。设置粗体时,字体明显变粗,显然这种「粗」是 Kindle 系统强制描粗的优化结果。 那安装了完整字体集(包含了所有字重的字体文件)的情况呢?结果是粗体依然是软件强制描边加粗,并没有使用安装字体文件的粗体。 所以安装完整字体集似乎意义不大。 但 Kindle 内 fonts 字体安装目录里的官方 Readme 文件中确实提到推荐安装整个字体集。这确实挺令人困惑。

工具

阅读应该是习惯而不是任务

朋友做了个很棒的“番茄时钟”App,最近在适配 watchOS 版,我在帮忙测试体验。 我把番茄时间类型分成工作、阅读、写作、健身这几类,这样方便我统计不同事情上花了多少个番茄时间。 下午在家带娃累了,拿上阅读器,躺在椅子,开个“阅读”番茄时间,打算看会书放松一会。 才几分钟功夫,儿子又来“缠”我了,我只好扔掉阅读器去陪他,这样一个“阅读”番茄时间就算废了。 不过转念一想,“阅读”番茄时间真的有必要吗? “阅读”跟“工作”不同,“工作”是特定环境、特定场景下的,需要专注完成的任务,番茄时钟确实有助于工作保持专注和工作时间统计。 而“阅读”不应该是一项任务,而应该是一种习惯。阅读是日常的,不定时去做的行为。而且我的阅读媒介主要是纸书和 Kindle,手机干扰阅读的情况也比较少。只要周围没有认为打扰,一般阅读的时候都能保持专注。

工具

从 FarBox 到 Typlog

我的博客过去几年一直放在 FarBox.org 上托管。最近半年博文写得少了,FarBox 服务到期也一直没需费。最近有挺多东西想写一写的,又对独立博客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所以今天打算给 FarBox 续一下房租。 跟 FarBox 的开发者周海波聊了一下我续费打算,没想到他竟建议我自行搭建。原因只草草说了两句“FarBox 并不成熟”、“现在的精力都在客户端”。给钱还不赚,这很海波。 我大概猜了下他建议我换一家托管服务的原因,也可以说是 FarBox 不是他当前维护的重点产品的原因。 众所周知,中文区还有几人写博客呀(此处指有自己域名的独立博客),大部份内容创作者都转去做视频了,一部分转去公众号。Bloger 真的要成万维网历史了(起码在简中区是这样?)。没有 Bloger 就没有 Blog 托管服务市场,没有市场自然赚不到钱。 要说 FarBox 的好处,就是它的写作、发布方式可谓独树一帜。一篇博文就是一个 markdown 文件,用特定的编辑器(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