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室其实是在自家楼下租的一户民宅,看得出整套房子就是为出租准备的。窗户和插座还是交房时候的那些,质量很差,软装可以说是没有,总之抠门到极致。虽然有很多缺陷,但好在离家近(就下个电梯的距离),而且房租尚可能接受。
我在客厅工作,其他几个房间作为储物间和客房,客厅是没有空调的,加上窗户密封性极差,冬冷夏热。现在到冬天了,今早我找了一卷宽胶带,把客厅的那扇漏风的窗户给做了一下贴封。别说,这低成本的方案还真管用,不仅不漏风了,噪声也小了一点(我住的这栋楼旁边就是高架)。
手机刷到一位老友 D 的朋友圈,说他年底即将去坦桑尼亚,圆自己多年的梦想。能去一次非洲大草原也是我的毕生梦想之一,不知何年才能实现。
我跟 D 的结缘是在一次结伴自驾旅行。那时候他还是个互联网小透明。那趟旅行我们聊了很多(大多是他再说),虽然 D 比我小几岁,但我感受到这个年轻人有激情,有想法,而且脑子活。那时候的我还在互联网公司上班,业余时间写写知乎和公众号,也有了一些关注。我们俩对苹果产品都很有兴趣,所以回到上海后,就决定一起做点事情。
但是这次合伙创业不久便因我主动提出离开而终止了(后来另外一个合伙人也离开了),准确说创业并没有终止,他还在一个人坚持和探索。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短暂也相当失败的合伙创业经历,没能一起共事下去主要原因在我,事后我也经常会自省和思考,也从那段经历中我看到了 D 身上的成熟和潜力,和自己身上(在创业上)的幼稚和短视。
后来我回合肥定居,开始做视频博主。D 在上海也找到了新的更适合的合作伙伴,事业也开始风生水起。我眼看着他从互联网小透明变成如今科技区相当有知名度的创作者,而这差不多花了5年时间(包括3年疫情😷)。
刚回合肥的头两年,我有机会去上海都会约 D 吃饭聊天,但渐渐发现我们的聊天不在一个 level 了。虽然每次他都很热情的请我吃饭,很主动的跟我分享很多,但我显然已经无法给他提供什么价值。后来我再没有约过他,虽然偶尔在上海参加一些活动还能见到他。而他一般是坐在台上的分享者,我是台下的听众。
这些年我看到了 D 身上更多宝贵的素质,他能走到现在也是有很多因素共同促成的。
D 并非上海土著,但他坚定的选择留在上海发展。大城市能够给他提供更广阔的视野、资源便利和机会。顺便提一下 D 的女友好像是上海土著。他们目前没有结婚和孩子,也没有房贷车贷压力,可以更从容的上阵。
D 很擅长表达,只要跟他有过深入交谈,必定会被他清晰的逻辑性和语言感染力所吸引,跟他交谈是能感受到他身上的能量的。除了面对面的口头交谈,他的文字表达能力也相当了得。他可能是我目前认识的「科技内容作者」当中文笔最好的。
D 很擅长学习,同时相当努力,这无需多言。这是我做不到,也没有条件做到的。
D 对未来有很好的判断(或者说是运气好判断对了),他选择了手机+摄影这个领域,这既是他擅长的,也是他喜欢的,更重要的是「手机摄影」也在这几年开始火起来的,可以说是踩准了「风口」。有了明确的方向,就可以把全部的「劲」往这一处使,同时也要果断的甩掉过去的「沉没成本」。
D 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所以他会利用他人的优势补足自身的欠缺。他的搭档和合作者都是具有他身上欠缺但是又很重要的部份。同时我相信他是一个很会为伙伴考虑的合作者。
D 也有良好的价值观态度和对审美的追求。他是一个真正的内容创作者,一个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
我衷心的祝愿他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