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升级
两岁儿子很喜欢听我给他讲故事,不过我也只会讲那几个我小时候听过的耳熟能详的故事——猴子捞月、小兔子拔萝卜,他总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听我讲。常讲的几个故事甚至连我自己都听腻了,就开始继续挖掘我小时候课本里的老故事,像小马过河、小猴子下山。由于年代太过久远,我也只能依稀记得有什么人物(通常是动物)大致做了什么事,对情节细节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比如《猴子下山》,说的是一个小猴子下山,碰到玉米地,摘了玉米继续走,接着碰到桃子林,于是扔掉玉米去摘桃,又碰到西瓜地,于是扔了桃去摘西瓜,后来遇到一只小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徒劳而返。
小时候课本上的任何故事都不是用来消遣的,而是用来说教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老师会告诉我们,它告诉我们不能贪心,也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三十多岁重温这个小故事,我倒觉得小猴子这一趟不虚此行,它看到了沿途各样的风景,说不定还尝到了甜甜的桃子(如此心急的一只猴子怎能忍住在桃树上不先吃个饱?),太注重结果,反而会忽略过程中的美好。
我对待相机的态度有一点像猴子下山。这几年前前后后买了一些相机,甚至有的机型卖掉了过阵子又重新买回来。
4 年前我买了一台富士 X-S10 作为我的视频创作主力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