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的旅行
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人生第一次自驾旅行,是开一辆纯电动汽车去新疆。
一 准备 #
去年我看了一部纪录片《Long Way Up》,讲述两位多年未见的好友,决定一起骑乘电动摩托车从美洲最南端,一路北上,最终回到美国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看得我非常激动。打动我的不仅是他们那趟穿越南美洲与中美洲隐没于世的壮丽风景,还有一点是他们的交通工具是两辆定制的电动力摩托车,而我刚刚买了人生中第一辆车——特斯拉 Model 3 标准续航版,也是纯电动力的。或许我也可以来一趟这样的「纯电之旅」?这样的经历一定会很有意思。但是在此之前,我从未有过长途自驾的经验。
我跟妻说了这个想法,一拍即合,开始物色路线。
一开始想走 318 自驾到西藏拉萨,最后开到珠峰大本营,那是只有电车才允许开到的地方,在那里可以看到珠峰。而且川藏线是一条很成熟的线路,充电有保障。
后来想换成去云南,妻喜欢云南的景色和美食,我们可以一路开到西双版纳,从纬度上来说那里已经是热带地区了。
最后我们非常「胆大」的选择了更偏远的新疆。
新疆和敦煌莫高窟(在甘肃)都是我跟妻一直想去的地方。据说独库公路(翻越天山,连接南北疆)非常美,恰好在 9 月份还没有管制封路,所以把独库公路也加入计划里。穿越独库继续往南最终到达喀什古城,这也是妻非常想去的地方,而在出发的一个月前,我甚至都没听过「喀什」这个地方。
最终我们制定了一条近乎「完美」的路线,第一站从合肥到达西安(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然后沿着古丝绸之路往西,到达黄河穿过的甘肃省省会兰州,接着会途径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再往西就进入新疆了,最后穿过独库公路到达终点喀什。

这一趟既有西安、兰州的美食,又有河西走廊历史文化长廊,还有新疆独库美景和喀什古城人文建筑,真的非常期待。
我们决定花 20 天的时间走完全程,不赶路,多体验。返程把车从喀什托运回家,人坐飞机回来。为了让旅途中更顺利,出发前我们也是做足了准备工作。
我是个有些恋家的人,而这次却主动选择远行。那里比遥远更远,那里的景色,那里的人,那里的美食,那里的历史和土地,那里的一切未知的,未曾抵达的,都在隐隐中吸引我。
愿一路平安顺风。
二 出发 #
2021 年 9 月 9 日一大早,我和妻子两人整装待发,往第一站西安开去。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所以西汉都城长安(今西安市)也就成了最早丝绸之路的起点。
第一天的行程算是比较顺利,西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吃的。这里是多民族文化和美食聚集之地,在这里可以吃到非常丰富好吃的面食以及烤肉(尤其是羊肉),以及很多清真小吃。
离开西安,开往天水,进入天水就已经是在甘肃了。
本来是把天水作为休息点,在这里给车补电顺便吃饭,休整好就继续开去兰州,但是在开往天水途中,正好在车里听播客得知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很有名,跟莫高窟的石窟壁画有所有不同,麦积山石窟以泥塑冠绝于世,而且天水其实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到天水已经比较晚了,我们既没有吃到「呱呱」(一种当地小吃,一般早餐才有),也没有看到麦积山石窟的特窟讲解,有些遗憾。
虽然此时已是傍晚,我们还是决定按原计划,离开天水,晚上到兰州。
因为前一天赶路太累了,早上在「睡懒觉」和「牛肉面头汤」之间还是选择了前者,反正次日早晨也可以去吃。
甘肃省博物馆还是很值得一逛的。里面还有专门的丝绸之路相关主题展馆。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历史书上就曾听过的「马踏飞燕」铜奔马、邮政储蓄银行卡面上印的驿使形象画像砖,还有就是一些年代很久远但是至今依然保存非常完好的木雕、布艺的出土物。可能得益于陕西当地的土质和气候,这些本来极易毁坏的物品得以很好的保存。
下午我们打车到「黄河母亲雕塑」(忍不住提一嘴这个出租车司机技术真猛啊),然后沿着黄河沿岸往黄河大桥(中山桥)散步。很多当地市民和游客会选择在黄河边上点上一杯“三炮台”(类似一种茶饮)或者啤酒,然后坐着聊天。黄河水一路向东奔去,或许几千年前就是这个样子吧。



兰州跟西安都是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城市,但是兰州跟西安给我的感受还是有一些不一样。西安更像是一个发达多元的国际化大城市,有着属于长安城的大气。兰州离佛更近一些,黄河水对这座城市的影响不言而喻。当然,这都只是出于我粗浅的第一印象。
晚上逛正宁路小吃夜市,不多赘述,又是充实的一天。
三 河西走廊 #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必经之道,基本在甘肃境内。我们的线路就包括被称之为「河西四郡」的武威(古称凉州)、张掖(古称甘州)、酒泉(古称肃州)和敦煌(古称沙州)。
早上离开兰州之前自然要赶早去吃一碗兰州的牛肉面。吃牛肉面一般越早去,汤越清,味道越正。我们准时 7 点起床,就为了赶这一份「头汤」。
个人觉得这家面的味道确实不错,但是连续吃了好几天的高碳水(面)和高脂肪(牛羊肉),还是会有一些腻。

吃饱喝足,车也充好了电,准备出发去武威。
武威古称凉州,是河西走廊东边的起点,「丝绸之路」要冲,也是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经文和圆寂的地方。前几天在兰州的甘肃博物馆看到的铜奔马就是在武威出土的。
武威有个特色美食叫「三套车」,光听名字我完全猜不出来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跟着导航去找,还好这个点了(下午3:20)还有一家在开门做生意。
所以所谓「三套车」就是一大碗凉州行面、一小盘特色卤肉、一杯冰糖红枣茯茶。卤肉(猪肉)用沾着大葱辣子拌在一起吃,行面跟前几天吃的面也不大一样。经过一路拉面和牛羊肉的轮番「洗礼」,这样一顿吃得倒也感觉十分舒坦!

吃完附近不远处有一座「鸠摩罗什寺」,这里是高僧鸠摩罗什在武威(凉州)弘扬佛法、翻译经文的地方,我们也进去拜了拜。寺中还有一座鸠摩罗什舍利塔,里面供放鸠摩罗什舌舍利。鸠摩罗什的出生地在龟兹(qiū cí)国,也就是现在的库车市,我们之后也会经过那里。
离开武威,继续向西往张掖去。这时候公路两边的地貌已经开始不一样了,偶尔还能看到一段段古汉长城的遗址。古长城和现代高速像两条平行时空的线,历史和现代在此交融。

我们想近距离的看一看长城,便到前方不远处的「长城驿服务区」停下,想碰碰运气。此时外面已经冷了。
在一位热心大爷的指引下,我们通过一条小道走到古长城脚下。没想到我生平第一次见到长城不是在某个景区,而是在旅途路上意外碰到的,旅途中最美妙往往来自这种不期而遇。
晚上冒着小雨到达张掖的民宿。原计划次日从张掖直接开到敦煌的,但是我们又临时改主意,次日先去张掖附近的「外星谷」看看,再开去嘉峪关。我们打算放弃走高速,选择走更自由更好玩的国道。

「外星谷」人少景美,实在太好拍照了,导致我们在里面待的时间远超计划,傍晚我们才抵达嘉峪关。

自驾第七天了,我的身体有些不太舒服,可能是这几天天气冷热多变,再加上饮食变化比较大,有些感冒上火,妻一早去给我买药。
上午好好休整一下,到了下午才又出发。中途在瓜洲给车超充,今晚到敦煌!
瓜州市很小,买了一颗这边盛产的蜜瓜,很甜。车也充好电了,到敦煌也就 100 多公里,我们打算走 S314 省道去敦煌。
后面证明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这条省道路好车少,沿途可以在路边停车区下来拍照,最后还看到漂亮的落日。

敦煌 #
敦煌是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重地,也是我们此行的又一个精华所在。学生时代就想亲眼看看敦煌的莫高窟,终于在而立之年圆梦。
莫高窟景区开发的很专业,服务做得也不错。虽然门票不便宜,但是如果你对莫高窟文化艺术感兴趣,就很值得。
参观石窟的感受用「震撼」来形容。很多石窟雕像、壁画都非常生动且又细节丰富。终于有一点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穷尽一生来研究莫高窟。
进入石窟内是不能拍照的,里面也没有灯,全靠讲解员的一只手电筒来引导大家的参观视线,这样做也是尽可能的减少对石窟壁画的影响,毕竟如果我们这代人没有保护好,后世可能就再也看不到这些文化艺术瑰宝了。

莫高窟的「陈列中心」简直就是一座丝绸之路博物馆,里面有八座 1:1 复制的特窟,同样精美且珍贵。
不过感觉敦煌没什么好吃的,试了据说有本地特色的「沙葱炒蛋」和「驴肉黄面」也感觉一般,或许是我们没找对地方,又或许当地居民才不吃这些「游客网红菜」,他们有自己更偏爱的美食。
晚上去看《又见敦煌》大型室内情景剧演出,这也是计划外的临时安排,票价不便宜,但是看完再一次被深深的震撼,庆幸没有错过。全程体验非常奇妙,也很有沉浸感。能感受到演员都在用心表演,所以会有很强的代入感。那种穿越古今、虚实结合带来的震撼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我甚至几次不住落泪。
虽然把酒店定在鸣沙山景区附近,但当时只想着尽早赶到新疆,所以这次没有去鸣沙山。长这么大我还没见过沙漠,这次近在咫尺却没去,也算遗憾。不过敦煌属于有生之年一定会再来的地方。

最长的旅行(三):到新疆啦 #
入疆 #
自驾第九天。
今天也算是一波三折,先是途径星星峡服务区险些没给车充上电(我们现在听到「星星峡」这三个字都还有阴影),然后是进疆一个又一个的卡点,检查、扫码、填信息、做核酸。好在总算来到哈密市,也就是正式进入大新疆啦!
到达新疆(哈密市)第一件事就是去逛逛这里的超市。这里有很多桶装酸奶,量大且便宜。晚上去吃了一家还不错的新疆特色菜馆,还幸运的看到新疆姑娘的歌舞演出。

次日行程是从哈密到乌鲁木齐,有 600 多公里,会途经从小就听说过的吐鲁番(市),不过吐鲁番那时候的防疫非常严格,很难进去,我们就只在中途的鄯善县下来补电,然后继续出发。
途径火焰山,地面温度非常高,土地仿佛都被烤成焦黑色。

日落之前到达乌鲁木齐,紧接着就是一段晚高峰拥堵。这座城市比我想象中大很多。立交桥纵横,跟合肥有点像。
乌鲁木齐的团结路 #
我们给乌鲁木齐市多留了一天时间,今天可以好好逛逛。
早上乘公交去「华凌干果批发市场」买一些坚果。这个市场很大,但也是受疫情影响,整个市场比较冷清。我们找到一家干果点,老板是个从四川过来的姑娘,她丈夫在新疆喀什工作,常年在新疆各地出差,新疆的很多地方都很熟悉。
干货种类多,品质优,还便宜。我们买了一些葡萄干、黑枸杞、胎菊、牛肉干之类的,当场分装一些寄给两边父母,自己也留了些。
今天是乌鲁木齐最近一段时间最热的一天,这边的太阳又非常烈。采购完干货,我们打算去乌市的一处「网红」点——新疆国际大巴扎,里面一看就是给外地游客购物和打卡拍照的地方。

我们逛到团结路找地方解决午饭,这条路有很多颇具新疆民族特色的餐馆。路过一家店,被店的名字吸引,进去发现店内装饰和菜单都颇有异域风情,食客也多是本地人。
后来搜了下,店名「古萨河热」似乎是一个地名。

点了酸奶、两只羊蹄和一杯冰萨河热茶饮。羊蹄只要 9 块一只,味道非常不错。

再往前,拐进一个街区,看到有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坐在露天树下吃饭聊天,感觉非常惬意,所以我们临时决定在这家店再吃点。

来吃饭的客人多是一桌朋友或者一家人,不慌不忙的边吃边聊天,往往一座就是很久。我们也从三点吃到五点多。听着耳边完全听不懂的语言,有时候会有点恍惚,好像自己还在尼泊尔。

克拉玛依的日落 #
今天是自驾的第 12 天,整个行程也已过大半了。
克拉玛依原本是一个计划外的目的地,这座因石油开采而起的城市跟丝绸之路也没什么关系,但出发前规划行程时我还是想在这里留一天。一是我对这个石油开采城市比较感兴趣,二是这里曾发生过的一个事件,我想去了解这座城市。
妻似乎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但是听说克拉玛依有她想看的戈壁滩胡杨林,所以我们还是按照计划,出乌鲁木齐先到克拉玛依。
从乌鲁木齐到克拉玛依有 310 公里,沿途能看到很多棉花田,像一片片雪地一样。顿时想起我小时候,有一年奶奶作为农民工去新疆摘棉花,那时候新疆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非常遥远的地方,要做好多天的火车才能到。而现在机场、高铁、高速都很方便,摘棉花也有了机械化采摘,甚至喷洒农药都有直升机。
克拉玛依地势较低且平坦,城市看起来很整洁干净,人也很少,第一眼很难把它跟采油城联系起来。我们把车开到市政府前面的一处充电站给车补电,然后做公交车去找一家吃大盘鸡的店。
这家叫「美味轩新疆菜」的大盘鸡味道着实不错,里面还放了宽面,土豆也软糯适中,是这趟旅程中我吃到最好吃的大盘鸡。

吃午饭时已是下午 5 点,但是太阳还很高,这里 8 点半才日落。我们打算开车赶去魔鬼城那边,沿途说不定能看到戈壁滩胡杨林。
沿途经过一大片采油区,号称「百里油区」,非常壮观。

日头渐低,远处开始呈现出日落「黄金时间」的金黄光泽。恰好此时经过一个转弯,路口标牌上写着「白杨河大峡谷」,我们决定不去魔鬼城了,拐进去说不定也有一番风景。
里面的路不大好走,我们继续开了几公里,看到一处平坦的戈壁滩,把车开下去停住,再往里走,发现是一处矮崖,下面就是一片草地和胡杨林,有点动物世界纪录片里非洲草原的场景。

太阳越来越低,天色开始呈现非常绚丽多彩的颜色,一层叠着一层,铺满大半个天空。我再次被深深震撼到,是那种只有肉眼才能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壮丽之美。

在克拉玛依市区以西 8 公里的成吉思汗山脚下,小西湖墓地的 C 区,每一方墓碑上都有一张照片,每一张照片上都有一张稚气未脱的脸,而同样的墓碑的下方镌刻着同样的时间——「一九九四年的十二月八号」。
27 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灾难——一场火灾夺走了 325 个人的生命,其中有 288 名中小学生,他们还都是孩子。关于这次火灾的细节不便说太多,网上也众说纷纭,真伪难辨,但是遇难人数是比较可靠的。
知道这个事件,我非常难过,想要做一些什么,或者了解一些什么,也是这个想法,驱使我最终决定在克拉玛依停留一天。
不过我们最终也没能去到友谊馆,也没有去成吉思汗山,不知算是遗憾还是幸事。
最长的旅行(四):独库公路 #
独山子大峡谷露营 #
早晨打算去前一天傍晚经过的那片戈壁滩看日出,天还没亮就起身出发了。
可惜还是晚了一点,眼看着太阳就要露出地平线,我们果断靠边停车,拿起相机找好位置。这时候西边的满月刚刚落下,就在同时,东面的太阳也升起来了。


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月落之美。月落是一种不一样的美感,更静谧,更内敛。
太阳一旦升起来,天就亮得很快了。我们继续往前开,去那片戈壁滩胡杨林,希望能在那里见到一种叫「金丝玉」的石头。
我从来没见过丑陋的自然风光,即便穷荒之地也有令人敬畏之美。 —— 大卫•霍克尼

玩到下午才起身去独山子,也就是独库公路的起点。我们准备开到「独山子大峡谷」,晚上在那里体验一次汽车露营,那里有蔚来的目的地充电桩。

独山子大峡谷景区海拔 1170 米,9 月份到晚上 8 点多的时候天还大亮着 。等到天黑吃完饭,我们把车里收拾整理了一下,铺好露营垫,拿出抓绒睡袋,钻进车里,打开特斯拉的露营模式,安静、暖和又舒服。夜里外面只有 4、5 度,而车里却是 20 多度的温暖。买这辆特斯拉 Model 3 半年了,这是我们第一次体验特斯拉的露营模式。我想我以后会经常这样在特斯拉里露营。
对了今天晚上是中秋节,我们过了一个特别的、没有月饼的中秋之夜。
独库北段 #
自驾第 14 天,今天开始正式走独库公路。
独库公路全长 560 公里,我们打算分成两段,花两天时间走完。第一段开到离巴音布鲁克不远的那拉提镇,那里也有蔚来的目充桩,第二天再直接开到库车市。
独库公路不愧是「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远比我预想的更精彩壮观。从库车翻越天山,海拔从 1200 一路爬升到 3500,一天经历春夏秋冬、晴雨雪雾,荒原、草甸、高山湖泊、雪山、森林、溪流,每段路都有不同的景色。果真是一条「此生必驾」的绝美公路。

在山上还遇到下雪和大雾,真是有些惊险。

前半段从独山子大峡谷到那拉提,会两次翻越雪山,第一座最高 3500 米,第二座 3100米左右,在山上还遇到下雪和大雾,真是有些惊险。
后半段是很长的下坡,车的能耗并不高,中途很多次停下来拍照,特斯拉动能回收真的太爽了!
下午到达那拉提镇。这边的餐馆价格普遍偏贵,味道也不太有特色,这一点挺让人失望。好一点的酒店选择也不多,我们想省钱,找了一家叫「牧马人酒店」,整体就还算干净吧。

独库南段 #
早上从那拉提出发。
出发时路过一片草原,可以看到不远处的牛羊马群,想到那句「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拉提草原果真风景如画,生活在这里的牛羊马儿应该也很快乐吧!

今天从那拉提开到库车,也就是独库公路的后半段。今天的路段总体没有前一天那么陡,下坡也多,所以能耗并不高。但是山上有一段路比较烂,开得比较小心。
一路翻越几座山后,下山就是近百公里的高原草场,有无数的牧羊、牛和马。这里是哈萨克族人的地盘,他们千年来可能就是这样骑在马背上赶着牛羊群从一块草场到另一块草场。

今天的天气也是多变,忽晴忽雨,忽冷忽热。除了像内蒙那样的草原(虽然我没去过内蒙),西藏高原那样的雪山,也能看到森林,高山湖泊,峡谷,甚至进入库车还有一段雅丹地貌。
500 多公里独库公路,两天的行程,让我领略了一年四季,和各种奇妙丰富的自然景观。非常值得一驾。

旁晚时分进入库车市,路上多有大车,扬尘也大,堵了好一段路。库车是个刚晋升为县级市的地方,古称「龟兹」,是高僧鸠摩罗什的故乡。
实际上我们刚走完独库公路到达库车的第二天,就看到消息说独库公路因为大雪封路了。有惊无险,感谢老天给我们的好运气。
最长的旅行(五):喀什古城 #
龟兹的辉煌和没落 #
库车古称龟兹,也是东晋时期高僧鸠摩罗什出生的地方。但是现如今这里已经不太能看到当年龟兹国繁盛的痕迹。
早上驱车去「库车王府」,这里曾是清朝一位库车王的府邸,最后一任王妃现在仍住在这里。库车王府的建筑很值得一看,融合了中原风格和伊斯兰风格的宫殿、凉亭、城楼等建筑。王府御花园也很漂亮。
王府里面还有一个「龟兹博物馆」,是我见过最小的博物馆。

很快就逛完「库车王府」,接着去「大馕城」结果碰了壁。我们打算给车充电,然后打了个车去找「乌恰市场」。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市场倒是我很喜欢的地方。里面有很多小吃摊,价格实惠,也基本都是当地人来吃。

这家炸鱼块抹上调料吃,味道很不错。

有一家馄炖是羊肉馅的,有点吃不惯。还有一家烤馕挺有意思,把一块囊分切成很多小块,然后放在烧烤架上烤,抹上酱料就可以吃了。比馕要软很多,吃起来非常爽。

我们还碰到一位白胡子老爷,拎着一口袋自家枣树上结的枣子来市场售卖,枣子又大又好吃还便宜。我们也买了一些。

「乌恰市场」现在改名叫「彩虹创业综合市场」了,完全没有了老名字的韵味。

溜达玩一圈,塞饱肚子,车的电池也充满了。我们下午直接走高速去阿克苏市。对,就是阿克苏苹果的那个阿克苏。实际上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的产地主要位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也是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才产出这么好吃的「糖心」苹果。
这一路没什么景色,也很无聊。大概 3 个小时就到阿克苏市了。
入住酒店,稍作休整,然后找了个本地超市买了点牛奶和零食。新疆的牛奶真是便宜又好喝。
后来还路过一家烤串店,很多刚放学的小学生来光顾,味道不会差。没想到还有烤馕,点了一些东西,果然味道不差。可惜回到合肥就吃不到了。
喀什初印象 #
今天是自驾的第17天,顺利的话,今天下午就能到达我们这次旅程的终点——喀什古城。不过这最后一段到喀什古城真的不容易。
这段路很荒芜,两百多公里沿途连个像样的小镇子都没有,就更不要说什么充电桩了。不过这段国道还是很好开的,路一眼望不到头,也没什么车。有种美国西部公路片的即视感。
远远望见路前面似乎有东西。开近一点才看清原来是一群骆驼!居然在国道上大摇大摆的行进,威风凛凛!骆驼群后面跟着「群主」,踩着辆摩托车,带着「克莱因蓝」安全帽,回头朝我们得意的笑。仿佛在显摆这群骆驼的所有权。

一番周折进入巴楚县,在这里给车充电,然后走最后一段高速,朝着喀什古城的方向前进。
傍晚时分终于到了喀什。这里到出在修路,所以很多路口封路,尘沙漫天,初印象感觉乱糟糟、灰沉沉的。有点当年初到加德满都时候的感觉。我们把车停在一个公共停车场。一群小朋友马上围过来看,嘴里还喊着「特斯拉,特斯拉」。或许他们都在某一款游戏里见过这辆车。果然,一个大一点的小朋友接着问我是不是也玩「和平精英」。
晚上9点多的喀什街头还是亮的。这里跟合肥有3个小时的时差。
从喀什古城正门进去,迎面而来的是一片灯红酒绿,热闹非凡。仿佛看到了凤凰古城、乌镇晚上的样子。不伦不类的灯光和嘈杂的音乐,让我只觉得吵闹。这不是我心目中一座千年古城应该有的样子啊。

继续往里走,正觉失望之时,看到前方有一位维吾尔族老人,手上拎着两塑料袋东西,慢慢地穿过喧闹的古城外围道路。我不知为何被他的背影吸引,就跟随他的脚步往前走。身后的喧闹声越来越小。

最后走进一个小巷,这里是另外一个世界。没有喧闹的音乐,没有奇怪的灯光。有的只是一排排朴素却非常有质感的喀什特色房子。每个房子外面都种满了植物,比如无花果树。还能看到一群孩子在玩游戏。


来新疆这些天,我发现这边的小朋友都很开朗,落落大方,不像内地的小孩多比较腼腆含蓄。
继续往前走,来到另外一条街道,像是一条夜市。有很多卖吃的的小摊摊。很多是当地人在做生意。我们就在此处解决了晚饭。

虽然刚到喀什古城还只有几个小时,喀什给我的初印象却很复杂。不过我们还有两天时间会待在喀什古城,我会发现更多属于喀什的美。
喀什古城的另一面 #

今天起了个大早,准备去看古城的开城仪式。没想到跟我有同样想法的游客有那么多(虽然我们也是游客)。我们很快就被旅游团的大叔大妈们包围。表演也很「游客化」,我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上午在中西亚国际大巴扎吃早饭,逛大巴扎。大巴扎应该是“市场”的意思。因为已经逛过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再逛这里的大巴扎感觉都是差不多的东西。

我们决定还是回到古城里。昨天晚上已经对古城里有了第一印象,今天打算在这里好好游览一番。

古城里的居民都会把自己家外面搞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家家门口都种满各种绿植,早晨用水把门口冲洗干净,甚至还会给家里的井盖涂上好看的颜色。


因为古城里有一所小学,所以早上、中午和晚上都能看到很多小朋友。尤其是到了晚上,小朋友很喜欢聚在一起玩,也会和我们这些“大朋友”一起玩。这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最快乐的时光。

中午看到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餐馆,但是不知为何,一眼就很喜欢这里。我们选了门口露天的桌子坐下,点餐吃饭。
他们家的「家常面」看起来平常无奇,味道却还不错,虽谈不上惊艳,吃完却有一种满足感带来的愉悦。

我们又继续在古城里逛了一天。这个季节的喀什古城到了晚上凉爽又舒适。我也渐渐开始喜欢这里。喜欢它的美食,漂亮的房子,还有可爱的孩子们。这里的时间都仿佛过得慢一些。

回家 #
终于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我们把车安排好拖运,然后打车去机场,喀什城区此时到处在修路,机场也在施工。从喀什到合肥没有直达航班,我们中途会在成都转机。
飞机穿过云层,遥遥望见远处的山脉探出云朵,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璀璨。那是我们几天前开这特斯拉翻过的天山山脉吗?

这 20 天,开过将近 6500 公里的路程,对我来说是一次独特且难忘的经历。这可以说是我 30 岁到来之前做过最疯狂的一件事,也让我喜欢上了自驾,喜欢上了在路上的感觉。那些在异地看似平常而普通的瞬间,对我有强烈的吸引力。
自趟自驾也留有一些遗憾,比如没有去到沙漠,没有去塔县。但也正是这些遗憾,让我想要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开车出发,再来一次丝绸之路纯电自驾之旅。
—
附录:
第二次自驾丝绸之路路程安排参考
Day 1:合肥到西安,晚上吃马乐烤肉 Day 2:参观西安「陕博」和「兵马俑博物馆」 Day 3 :西安到天水麦积区,下午早早去麦积山石窟,晚上住麦积村 Day 4 :早上吃「呱呱」,去兰州,下午黄河边喝东西或座羊皮筏子,日落前做黄河索道,晚上逛夜市 Day 5 :起早吃碗兰州牛肉面,出发去张掖,晚上入住张掖 Day 6 :在张掖玩一天,据说张掖附近也有很美的自然景观(雪山?)下午去嘉峪关,晚上入住嘉峪关「土筑」酒店 Day 7:上午去「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城」,接着去敦煌,走省道。晚上入住鸣沙山附近酒店 Day 8:上午去「阳关」或「玉门关」,下午鸣沙山游玩,晚上继续住敦煌 Day 9:从敦煌到鄯善县(700多公里),晚上入住鄯善县 Day 10:白天游玩鄯善「库木塔格沙漠」,傍晚到大乌鲁木齐 Day 11:乌鲁木齐到克拉玛依,然后去北疆……
(或) Day 11:乌鲁木齐到乌苏市,然后走独库去南疆 Day 12:乌苏市到独山子到巴音布鲁克 Day 13:巴音布鲁克到库车 Day 14:库车到喀什古城(700多公里) Day 15:喀什古城游玩 Day 16:一早去塔县,晚上入住塔县 Day 17:塔县(石头城)到喀什古城 Day 18:返程
希望这趟旅程会成为送给自己即将三十岁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