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文章、视频
开发一个软件和写一篇文章、制作一集长视频一样,都是创作,都是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一种可供 tā 人消费,或许还能从中受益的作品。
软件跟文章或视频一样,都是创作者这个人在某些方面的“具象”。即使同为任务管理软件,从不同的作者手中会做出截然不同的产品,从功能到设计、文案,无不彰显背后的作者这个人的自我要求以及品位,或许还能猜测到作者的一些性格。有时你甚至能从同一位作者开发的众多软件中感受到某种“风格”——这个词经常在我们形容一篇文章或者一个视频的时候用到。
“这 up 的视频很有自己的风格。”
AI 来了。现在我们既可以让 AI 写复杂的代码,也可以让 AI 洋洋洒洒写一篇长文。
我会让 AI 帮我写代码(我已经在这样做,并且我人生的第一个 App 不久就会跟大家见面),但我应该不愿意让 AI 替我写文章——哪怕只是润色。代码对我来说只是砖瓦和工具,我的想法和品位才是真正重要的,而书写文字对我来说是一种思考的过程。
AI 替我写代码,我依然是那个思考者,是手握指挥棒亦或魔法棒的人;而 AI 替我写文章,我便让出了作为人的一部分,毕竟我们常说“我思故我在”。
创造了卡片盒笔记法的卢曼说:“不写,就无法思考”。费曼说:“写作不是思考的记录,写作就是思考本身。”
对我来说,写作除了是思考的一种具象,有时候也是一种“大脑健身”——某种程度上跟跑步有共同之处。
不能再写下去了,写太长了,这篇文字就又会变我 Ulysses 里躺着的众多未完成的草稿的一份子,就此罢了。
虽然这篇文章写得条理不明,遣词造句也多有不当之处,但它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