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but not the Pro
上午把升级了 iPadOS 26 Beta 的 iPad Pro 连到显示器上,又连上键盘鼠标,想看看最新的 iPadOS 能在多大程度上更像一台电脑。
嗯,确实很像,新的窗口逻辑、鼠标光标、更强的文件管理……这是自 iPad 诞生以来最接近一台 Mac 的时刻。

问题是,我已经有一台 MacBook 了,我为何还要一台 iPad?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为何要为 iPad 作为“电脑”的那部分买单?
毕竟即便是入门版的 MacBook Air,它整体的生产效率和体验也完胜升级了 iPadOS 26 的 iPad Pro + 妙控键盘,何况 MacBook Air 可比搭配了妙控键盘之后的 iPad Pro M4 便宜多了——MacBook Air M4 ¥7999,iPad Pro 即便是 11 英寸机型,也要 ¥8999,搭配妙控键盘更是达到 ¥11398,如果是 13 英寸款 iPad Pro,一套下来更是达到 ¥14298,几乎可以买两台 MacBook Air M4 了。
给 iPad Pro 加上(这么重的)妙控键盘,无异于是对 MacBook 的蹩脚模仿,况且加上妙控键盘的 iPad 重量甚至超过 MacBook Air——iPad Pro M2 12.9英寸加妙控键盘重达 1.38kg,而 MacBook Air 13.6英寸重量才 1.24kg。即便 M4 时代的 iPad Pro 减轻了一些自身重量和妙控键盘的重量,也并没有比 MacBook Air 更轻。

对了插播个冷笑话:iPad Pro 和 iPad Air,谁更轻更薄?答案是 Pro,而非 Air。
现在,我觉得我根本不需要 iPad 后面那个“Pro”,因为我不会抛弃我的 Mac。
或许乔布斯对 iPad 的定位和理解依然是对的,iPad 不是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iPad 就是 iPad,是一台介于 iPhone 和 Mac 之间的设备,阅读、上网、最多加上 Pencil 手写、绘图,足以。
这样看来,或许目前售价 ¥2000 多的基本款 iPad(教育优惠价 ¥2799),存储选 128GB,再搭配一支 Apple Pencil,才是 iPad 本该有的样子。

PS:本想做一次实验,尝试用 iPad Pro 完全取代 Mac 用半个月,看看当前的 iPad Pro 作为我的生产工具的天花板到底到什么位置了,写完这一篇之后,我甚至对制作这样的视频都失去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