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所以早睡
早上 5 点多就醒了,Apple Watch 睡眠跟踪显示我只睡了 5 个小时。最近几天我也感觉有睡眠浅,偶尔醒得早的情况,有时起床后依然感觉疲惫。
趁家人都还在睡,于是打开 MacBook(我真的不喜欢用手机打字),把前一晚和最近一个月的睡眠阶段数据图发给 ChatGPT 让它给看看。
它分析我是早醒型失眠,可能跟夜里容易想太多以及育儿压力有关。

我不太会在晚上躺在床上还想一些事情(起码最近几个月是这样),一般翻一会儿 Kindle 就睡了。不过早上确实经常会被儿子吵醒。儿子每天睡得早,醒得也早(很好的习惯👏),入夏,天亮得早,他一般六点多就醒来,有时会哭闹,有时会大笑,有时会唱歌。我对睡眠环境比较敏感,所以一般听到隔壁房间的声响,也就跟着起床了。
不过这两天早上我都是自己醒来的,并不是被吵醒。
夜间睡眠通常分成四种结构,快速动眼睡眠(一般是做梦的时候)、核心睡眠(睡着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这个阶段)、深度睡眠(身体会自我修复并释放关键荷尔蒙,多出现在前半夜)、清醒时间(有时会晚上会短暂醒来但是我们自己没有发觉)。
ChatGPT 分析我昨晚的 3 个睡眠结构都还可以,入睡还算快,清醒时间也比较短,主要瓶颈是深度睡眠不够,最近一个月我的平均深度睡眠只有 50 分钟,昨晚甚至只有 38 分钟,而建议的成人深度睡眠时长应该在 1 到 1 个半小时。
深度睡眠阶段非常重要,也是最具恢复力的一种睡眠状态,对巩固记忆(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修复情绪、低抗焦虑、恢复体能都有重要作用。另外生长激素也主要在这个阶段分泌,所以一定不要让你的孩子养成熬夜的习惯啊。
我觉得应该通过更早入睡来增加深度睡眠时长,ChatGPT 表示认可,并给出了一些早睡建议。我根据它的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决定做出以下调整:
1,晚上 22:30 开始暂别手机,不把手机带上床。
iPhone 有个很好用的就寝定时功能,这个功能我一直有在用,它也帮我养成了几乎不在床上玩手机的习惯。不过之前设定的就寝时间有点晚——23:10,加上洗漱、跟伴侣聊会天、看会书的时间,可能真正睡着已经是凌晨甚至一点了。所以我把就寝定时开始时间改到 22:30,一旦手机进入睡眠模式,就把它留在客厅,明早之前不再碰它。

2,23:00 上床,目标 00:00 前入睡。
从上床到开始睡着这段时间我称之为入睡准备。先做几分钟深呼吸,然后拉伸一下。睡前会用 Kindle 看一会书(这是我之前就保持的习惯)。之后打算试试睡前戴上 AirPods 听 Endel Sleep 景声助眠。
总之,既然起床时间无法决定(儿子醒得早),为了睡够(增加睡眠总时长)和睡好(增加深度睡眠时间),每天更早一点睡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我并非单身独居,睡眠习惯的调整和养成也需要家人(尤其是伴侣)的理解和协助,这一点也很重要。每个人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都不一样,睡眠改善建议也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