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关注精力管理,而非时间管理
五年前我离开职场,选择了自由职业者这条道路,从此我的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
随后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步入而立之年、初为人父……我发现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抓住每一点空闲时间去工作,我毫不费力的戒掉了刷短视频,甚至没有时间看喜欢的剧和电影,每天的时间都挤得满满当当的,我开始有时间焦虑。
然而除去睡觉吃饭、陪家人以及各种生活杂事,每天留给工作的时间只剩这么多,不管我再怎么挤,也不可能增加了。
我还发现,虽然每天做的事情大体相同,但我有时候会感觉精力充沛,有时候感觉身体被掏空。
我开始意识到,现在的我应该更关注精力管理,而不是时间管理。
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先做重要的事项
花点时间弄清楚工作时间是被哪些事项所填满,然后按照重要性排序。每天优先做最重要的那部分任务,不重要的可以先放一放或者不做也没什么。
- 构思和确认选题 ⭐️⭐️⭐️⭐️⭐️
- 写作和修改 ⭐️⭐️⭐️⭐️⭐️
- 拍摄和剪辑 ⭐️⭐️⭐️⭐️
- 发布文章或视频 ⭐️⭐️⭐️⭐️
- 回复文章、视频下的评论 ⭐️⭐️
- 读者群聊 ⭐️
- 刷社交媒体获取信息 ⭐️⭐️
- 整理邮件 ⭐️
- 网上冲浪 ⭐️
给项目安排设定 deadline
「工作会膨胀到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 帕金森法则(Parkinson's Law)
如果不给项目(一篇文章或一个视频)设定 deadline,就很容易花费多得多的时间来完成。原因包括低效任务占用过多时间,以及可怕的完美主义。
比如我打算最近研究某个选题并制作发布一个视频,往往要花费一周或更多时间才能让这个视频上线。如果只给自己限定两天时间,就会排除很多干扰,忽视细枝末节,在更短的时间里集中精力完成它。
「帕金森法则」表面上看似是一种时间管理理念(压缩工作时长),实际是精力的管理,即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 20% 的事情上,而不是被 80% 无关紧要的事情所分神。
提高工作专注度,减少干扰因素
如果你不能集中精力,不能专注于某事,你就永远也不会有时间。
——《每周工作4小时》 (蒂莫西·费里斯)
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专注力可谓是最稀缺和宝贵的资源。
——《打造第二大脑》 P164
手机和电脑里的干扰和诱惑实在是太多了,创建一个干扰更少的工作环境非常重要,比如在「工作模式」下关闭微信、邮箱的通知提醒(Mac 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点),把手机放在视线之外,甚至写作时也可以让 Mac 断网。还可以尝试利用番茄时钟来创建专注工作的时间段。
如果是居家工作,要提前跟家人沟通好,在工作的时间内——除非有要紧的事(这种情况非常少)——不要打扰我。
每天做一些能恢复精力的事
精力就像是身体里的一块电池,一天之内,精力可以被消耗,也可以被补充。
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恢复精力——或者说给身体充电——比如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适当的运动以及调整饮食来实现,这看似又是老生常谈,但我想大部分人往往都低估了这些对于身体健康和保持精力的重要性(包括以前的我),即使有这个意识,往往也不知道该如何行动。
关于这三个方面我无意展开太多,不然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了,只挑些在我认知范围内我最关心的几点:
最重要的是睡眠,规律且充足的睡眠能保证身体里的「电池」被充满。如果前一晚睡不好,第二天精力电池本就不够,能用来做重要的任务的精力就不多了。
关于如何睡个好觉,如果只能给一条建议,我会建议不要把手机带上床,可以用睡前阅读(实体书或 Kindle 皆可)代替睡前玩手机。
既然决定看书了,索性再推荐两本书用来「催眠」吧:《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和《贪婪的多巴胺》。
其次是运动,人人皆知「运动有益健康」,但大多数人可能对「运动如何有益健康」和「运动能多大程度上有益健康」以及「如何通过运动来有益健康」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书之一就是《超越百岁》,它就非常科学细致的解答了以上三个问题。
今年我的一个改变就是开始慢跑,也即「二阶有氧锻炼」,这是我评估下来简单易行并且能持续的运动方式:跑步对场地、器材都没什么要求,也不需要约队友,一个人便可完成。目前我已经持续跑了 3 个月,也并没有因为寒冬的到来而中断。
另外久坐对健康的危害也很容易被大家低估,这种危害更加隐形且缓慢,且代价很大。久坐不仅会对脊椎和视力造成损害,它还会增加患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比如跟心血管有关的一些疾病、2型糖尿病,甚至增加罹癌风险。
办法其实很简单,每半小时站起来动一动——哪怕半分钟都好。很多软件有这样的提醒功能(比如 macOS 上的 Eye Monitor、LookAway)。站着时不要再拿起手机——那样眼睛依然没有得到休息——而要把视线望向远处,也可以稍作走动或者去倒杯水。
健康的饮食也很重要,只说两点:一是少吃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多吃天然食物,另一个是控糖。
一不小心还是写多了,但关于精力还想再唠叨两点。
多接触室外自然光照,这对视力、情绪以及睡眠(身体昼夜节律)都有好处。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导致人在室内的时间太多了。我这两年也开始喜欢上晒太阳,一旦外面阳光明媚,不管气温是冷是热,都想要抓住一点时间到室外「见见光」,我们每周也会找一个好天气带儿子去户外活度。
最后就是培养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好的亲密关系对自己的精力绝对是一种滋养。
最初写于 2024-11-20
第一次修改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