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

还是不能停止写啊,不然就会像现在这样,大脑明明已经浮现出很多的想法碎片,但真的打开电脑,那些字句好像突然四处消散了。

为什么最近写得少,视频也做得少?因为自己在沉迷于编程开发——实际上代码几乎都是 AI 写的。

我一直想尝试苹果软件开发,最早要追溯到我还在公司上班做 web 开发的时候。那时还没有 ChatGPT,更没有现在这些先进的辅助编程工具。而我自认为在代码编程上没有什么天分,能从事这么多年 web 编程开发也多处于运气——赶上了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末班车。

早些年有几次鼓起勇气尝试学习 iOS 开发,找视频教程、看官方文档,但最后也不过是写了一些比 hello world 复杂不了多少的东西。回想起来,那种学习方式是非常低效的,也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更好的学习方式是“边做边学”,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正反馈激励”。

AI 让我真的可以立马开始实现一个想法,

AI 辅助编程不是最近才火起来的,但我一直不敢尝试——或者说,我对让 AI 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东西(此处我用的是“创造”而非“创作”)抱有怀疑。但是身边的开发者朋友的不断安利和实践结果,让我对 AI 辅助编程渐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尝试了一下 Cursor,感觉门槛过高,最后还是用我更熟悉的 ChatGPT,结果令我大呼牛 X,我想实现的想法,几乎都可以用自然语言让它理解并帮我通过代码来实现。于是立马订阅 Plus,更好用了。

ChatGPT 不仅可以告诉你功能代码怎么写,甚至可以直接注入代码到 Xcode 编辑器,自己连复制粘贴都不需要了。说是独立开发者,我的角色其实更像是产品经理+ UI交互设计师,而 AI 就像是我雇了一位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而且它的理解能力好,对我的需求随时待命(7x24小时牛马),而我只需要每个月给它开 100 多块钱的“工资”,这么一想真的很可怕。

AI 就像魔法棒,我只需要提供想法和创意,它便可以“无中生有”创造出可用、甚至可以销售的产品。让我越过望而生畏的编程学习过程。

阅读 写

开发一个软件和写一篇文章、制作一集长视频一样,都是创作,都是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一种可供 tā 人消费,或许还能从中受益的作品

软件跟文章或视频一样,都是创作者这个人在某些方面的“具象”。即使同为任务管理软件,在不同的开发者手中会出来截然不同的产品。功能、设计、文案,无不彰显背后创作他的这个人的自我要求,想法、品味,甚至能感受到开发者本人的一些性情。甚至同一个作者做出的各种 App,你都能从中感受到某种风格,而“风格”这个词经常在形容一篇文章或者一个视频的时候听到。

AI 之后,我们既可以让 AI 写复杂的代码,也可以让 AI 洋洋洒洒写一篇长文。

我会让 AI 帮我写代码,但我应该不愿意让 AI 替我写文章——哪怕只是润色。因为代码只是砖瓦和工具,真正重要的是我的想法和品味。而文字对我来说是一种思考的过程。AI 替我写代码,我依然是那个思考者,是手握指挥棒亦或魔法棒的人。而 AI 替我写文章,我便丢失了作为人的那部分,毕竟我思故我在。

不能再写了,写得太长,这篇文章又会变成未完成的草稿,就此罢了。

虽然写得条理不明,遣词造句也多有不当之处,但是这是我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